8月21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消费者协会等有关单位,在京召开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动员部署会。
(资料图片)
会议要求今年年底基本实现有线电视和IPTV开机即看直播电视频道。
你是否遇到这种情况,打开电视收看节目之前要先看一长串广告。一部电视机往往好要配好几种遥控器,浏览节目时需要切换不同的遥控器,不同界面,不同平台。
现在想要畅通无阻地看电视,不仅要买一台电视机,还要需要购齐电视内置的会员,包括但不限于视频网站的会员、电视剧会员、少儿节目会员,体育节目会员……这里还不包括其他临时费用。
这也是为何网友称,智能电视不智能,收费项目套路多,这种“套娃式”的收费方式会频繁登上热搜,引发网友讨论和共鸣。不过,为何电视的广告项目会如此繁多?
增加收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对于电视机以及相关的硬件厂商来说,随着技术门槛降低、供应链透明化,硬件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同时还面对来自手机、平板等移动平台的冲击。
据介绍,去年1-10月,我国彩电线上、线下市场零售额分别同比下滑%、%。面对这种形势,电视厂商一边打价格战保持吸引力,一边要从其他地方创收,相较之下,电视广告以及其他软件服务就是一个很好的来源。
对于视频平台来说同理,流媒体平台一直面临的很大的营收压力,这一点从去年会员权益缩水,会员价格上涨就可见一斑。
于是两方的营收需要,成了消费者如今承担的成本。其实不只是电视,手机上的App也面对类似的问题,比如开屏广告,虽然有关闭按钮,但并不代表你能点到或是点到之后能正常响应。曾经手机开屏广告有所收敛,但现在也有卷土重来之势。
除此之外,手机系统,预装App,系统App内推送的广告,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机的使用体验。
目前,已经要求在年底前,开展试点工作和专项整治,聚焦解决“收费包多、收费主体多、收费不透明”问题,改善一系列电视收费乱象,而手机等移动平台也需要再来一次这样的治理活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