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了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未来三个月,17.5%的居民打算购房,这一比例高于2022年四季度的16%。同时,认为房价要上涨的居民比例也大幅提升。


(资料图片)

5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公布了一季度重庆市金融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市民消费意愿回升,增加旅游、购房支出的意愿回升较明显。

买房意愿的逐步回升,是否意味着重庆楼市走向快车道为期不远?

(资料图片)

消费热情回归

增加购房消费占比19.3%

在经济复苏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形下,各方面的信心正不断得到修复。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

从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1季度,31.8%的居民愿意“更多地消费”,分别较上季度和去年同期上升14.8和13.0个百分点,回升至近两年来较高水平。

在未来3个月将增加的消费类型中,选择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教育(30.3%)、医疗保健(26.8%)、旅游(25.0%)、购房(19.3%)、社交文娱(17.5%)、大额商品(16.0%)、保险(10.3%)。

从变化幅度来看,增加“旅游”支出的占比分别较上季度回升14.3个百分点,环比增幅居第一;增加“购房”支出的占比较上季度回升11.8个百分点,环比增幅居第二。

可见,居民的买房意愿、购房信心正在逐步提升,这对楼市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从贷款增长来看,1季度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37万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连续3个月回升;较年初新增2035.4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567.4亿元。

其中,住户贷款新增408.6亿元,同比多增455.4亿元。住户中长期贷款呈现较高增长,也体现出一季度居民购房信心回升、购房意愿有所增强。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今年以来,热点城市市场恢复节奏更快,全国市场整体预期仍较弱,住户中长期贷款整体仍处在修复阶段,未来若政策端持续发力、宏观经济稳步向好,购房者置业信心有望继续好转,从而带动全国房地产市场趋稳。

投资意愿总体下滑

对房地产的投资偏好回升

在居民投资意愿方面,总体下滑。

1季度,14.8%的居民愿意“更多地投资”,分别较上季度和去年同期下降5.5和5.8个百分点。

在居民家庭最主要的投资理财方式中,前三位的分别是“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理财产品”、“基金、信托产品”、“房地产”,占比分别为39.8%、25.3%、17.8%。

但从变化幅度看,选择“房地产”的占比较上季度上升7.3个百分点,环比增幅最大;选择“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理财产品”占比较上季度下降9.5个百分点,环比降幅最大。

2023年以来,中央对房地产表态积极,多次重申房地产支柱地位、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在大环境下,居民对房地产投资的信心正在回归。

(资料图片)

实地走访

重庆楼市的实际表现如何?

从调查数据来看,客户的购房热情明显上涨了。那么,市场的实际表现如何呢?记者走访了之前卖得还不错的几个楼盘。

记者来到南区一刚需楼盘,该楼盘是妥妥的笋盘,户型小,单价低,总价门槛不到百万。但从售房部的表现来看,依然很“荒凉”,没有一点儿火热氛围。时不时有一两组分销带客,大部分置业顾问都闲起了。

“观望比较多,有一部分客户依然担心房产税的问题。”在渝北区一低总价的热门楼盘,置业顾问告诉记者,现在市场还是比较具体,来看房的客户很少了。

该名置业顾问表示,最近他一天只能接待2-3组客户,项目上一天也就10组左右。和之前2月份相比,下滑还是很大。像之前一般一天都有20-30组客户,遇到有活动的时候,一天还能接待100+组客户。

“虽然和2月仍有差距,但整体来看,还是有明显好转的。”在他看来,9-10月份市场应该有一波行情。

从克而瑞重庆的统计数据来看,也比较相符。春节后市场热度回暖明显,2月来访量环比上涨超80%,3月来访量突破5.5万组达近12个月峰值,客群看房意愿不断上涨,4月来访超3万组,转化率8%,整体来访下降明显,但转化率相对稳定。

“比疫情期间肯定好了不少,但是2-3月积压的那一部分需求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2季度明显比一季度成交量降了一些。从来访的客户来看,也降了一些。”在中央公园一改善楼盘,置业顾问小陈说。

“虽然市场还未完全起来,但信心十足!”小陈说,客户的改善需求还是有的,大部分的核心区的高层业主还是想换低密度的产品,或者以小换大,未来还有机会。

(资料图片)

“从我们接触的数据来看,第二季度市场的热度相对第一季度,可能会好一些,但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在领域机构总经理、董事刘兵看来,取决于整个经济形势,客户的购房信心还是不太强。

刘兵表示,从他们在市场接触的客户来看,有一批客户受到裁员、降薪等方面的影响,收入没有保障,也就不急着买房了。现目前的房地产交易中,大部分客户仍是刚需客户,投资型的客户很少。

“如果市场上,投资型的客户没起来的话,整个市场的成交量都不会有很明显的变化。”刘兵说。

说到最后:

4月27日,重庆2023年第一次土拍正式拉开帷幕。特别是观音桥地块,参拍房企多达16家,包括龙湖、华润置地、越秀、联发、海成等房企,经过20多轮竞价达到最高限价后,进入摇号环节。最终,地块由安溪中科置业成功摇中,成交价为3.81亿元,成交楼面价11155元/㎡,溢价率15%。

当下,供地缩量、“多次少量”的供地模式已经非常普遍。2023年重庆再度调整了土地供应策略,全年计划供地规模较去年大幅减少,未来重庆将进一步从供给侧优化市场结构,完成由量向质的转变。

观音桥地块的争抢,让我们看到,房企对重庆的信心又回来了。市民购房信心的回升,将进一步激发购房需求,同时也将逐步反映到市场,有效推动楼市稳中向好。

————(END)————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