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4月份我国聚烯烃价格主要受到原油价格指引呈现下跌趋势,供需结构无明显变化的条件下,价格重心较3月变化有限,预计5月受到基本面和原油价格走弱影响价格指数或将重心下移,阶段性涨跌仍和成本端保持高度相关。
回顾4月份,我国聚烯烃价格指数整体呈现下跌趋势,由831.64下降至820.17,价格重心较3月份微幅下跌。呈现下降的趋势主要是受到成本端原油价格指引,阶段性走势和WTI原油价格基本相符。重心变化较小的原因为供需格局并没有结构性改变。
(相关资料图)
4月聚烯烃市场供需双减,供强需弱的格局并未改变
4月我国聚烯烃供应量整体较3月份走低,根据统计,4月我国PP月度产量为253.25万吨。PE月度产量为226.41万吨,分别环比降低6.9%和0.4%。4月国内聚丙烯和聚乙烯开工负荷预估为78.62%和81.9%,较3月份下降了5.13个百分点和几乎无变化,主要原因是主要下游行业开工率进入下滑通道,企业生产意愿并不强烈,因此也迎来了季节性集中检修,PP和PE检修损失量分别为49.3万吨和27.2万吨。3月PP和PE进口环比均有下降,主要和海外需求疲软有关,以近5年经验来看4月PP和PE进口往往呈现环比下跌趋势。综合下来,4月份整个聚烯烃供给有所减少。
需求端来看,4月PE的最主要下游呈现降低趋势,其中农膜开工负荷率下降15个百分点至35%,PE膜开工负荷率下降1.5个百分点至57.59%。两项数据代表了PE下游主流的开工率。4月农膜整体需求明显减弱,地膜传统生产旺季已过,企业生产意愿转为清淡,棚膜需求延续3月的疲态,订单跟进不足。关于PE需求的其他方面,PE管材开工率亦小幅回落,整体开工水平较上月有所降低,因此对于上游PE需求有所下滑。
对于PP来说,其主要下游领域开工较3月小幅下滑。拉丝、注塑开工率作为主要的PP下游,其开工率在4月有所下降,其中,4月拉丝和注塑开工率为50%和52.75%,较3月下降4个百分点和1.25个百分点,并且同时处于5年低位水平。4月塑编制品原料库存为1610吨,注塑为610吨,同样处于近5年的同期高位,高位的库存削减企业对于上游PP的采购需求。
总体来看,4月份聚烯烃供给和需求都有所削减,行业内基本面结构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聚烯烃价格指数重心变化有限,呈现阶段性趋势是受成本端影响。
原油市场指引聚烯烃价格运行轨迹
目前原油是聚烯烃最主要的上游原材料,2022年,油制PP和PE约占56%和68%,原油价格在4月份对聚烯烃市场阶段性走势指引明显。分时段来看,4月伊始,欧佩克+的多个成员国宣布将从5月开始削减石油供应量,总减产幅度约为100万桶/日,受到减产预期推动,4月3日WTI原油价格升至80.42美元/桶,聚烯烃指数受到成本端托底作用增强,提升至831.64,随后跟随原油价格走出一波震荡行情。直至4月25日,由于市场对经济衰退预期回升和美元走强,油价受到拖累,聚烯烃价格指数亦跟跌至月末。
5月供给增加,需求尚待验证,聚烯烃价格重心仍有下降空间
利润是企业生产主要的考虑因素,利润处于修复通道的时候,企业生产备货的积极性往往比较高,反之则生产积极性较低。聚烯烃行业整体毛润在4月下旬进入修复通道,根据理论成本计算,PE和PP的油制和煤制毛利均不同程度的修复,并且处于上升通道。5月企业生产意愿或好于4月,叠加PP在4月的检修装置多数在5月重启,预计5月聚烯烃供给大概率上升。
需求方面,聚烯烃行业下游涉及终端行业包括包装、汽车、房地产、医疗、农业等,牵扯范围较广,从几个主要行业来看,5月假期因素或带动包装类快消品需求,或小幅带动聚烯烃需求,然而涉及农业的膜类进入淡季,汽车、房地产等耐用品需求前景尚待观察,虽然我国狭义乘用车销量在消费者观望情绪缓解因素下,前期压抑的需求缓慢释放,但5月恢复程度仍待验证。房地产行业虽然销量和竣工有所好转,但是新房开工、施工面积降幅扩大,数据显示耐用品消费增速降低,一季度全国GDP增速4.5%,高于市场预期,我国经济稳步发展,当前经济复苏明显主要体现在旅游餐饮行业,传导至汽车、家电等大件商品的消费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需求释放仍在发酵过程中,5月聚烯烃需求难以明显好转。根据国际原油研究中心预计,基于技术分析、情景分析、基本面分析等方法,在没有突发事件的前提下,5月WTI原油价格仍有下行空间,因此对聚烯烃成本托底作用减弱。总的来看,供给增加、需求复苏阻力较大和原油价格下跌的背景下,聚烯烃价格指数重心仍有下降空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