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电影版:说实话,如果想要感受侦探剧和破案剧的爽感,还是选择电影版要好一点,因为电影版(我看的是2017年上映的)于案件细节、人物关系的描写相较于电视剧版要更丰富一些,所用时常也更长,抽丝剥茧的过程呈现的相对完整。
基本上,电影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现众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判断,无论对错。
车中十二个人与主要线索(被杀的一家)的关系,以及在那场惨烈的悲剧中所受到的伤害慢慢地得到呈现,这使得最后结局时,观众能够有足够的同情和愤恨,让结局出乎意料又众望所归。
当然,相较于电视剧来说,电影它有自己独特的画面语言,而这部电影在处理画面时,个人觉得很出色,因为当我看过那么优秀的电视剧之后,想到这部电影,仍然有几个很深刻的画面印在我的脑子里。特别是电影最后,波罗一人站在铁轨上.而其余的人統统都坐在类似隧道口的高台上,这种对抗性,很具有戏剧性,又不小心把波罗的形象高大化,英雄化,对应的,十二个人看似人数众多,但又无端又给人以弱小的感觉。另外还有波罗中途走下火车离去时,所有人类似静止的样子,仿佛是波罗一个人穿过了幻境,那种等待命运的感觉尤其传神。
电视剧版:忍不住要说一下这个电视剧系列,真的非常棒。如果是阿加莎克里斯汀的小说迷,可能选择电视剧版要好一点, 当然不是阿加莎克斯汀的小说迷,我也推荐电视制版。如果只对《东方快车》感兴趣,我建议电影版和电视剧版都不要错过。
我要夸一夸这个电视剧系类,真的,无论服装、道具、取景,还是剧情,演员,音乐都非常的棒,简直可以当成服装剧来看。单独说一说波罗这个角色,真的太可爱了,他的八字胡,小动作,小挑刷,小眼神,小碎步,小兰花指,大洁癖,大强迫症都使这个人物肉血饱满,个性十足。
说回《东方》这个故事,电视剧版较电影版不同的是,电视剧更侧重于这个故事最后波罗的选择上,导演似乎把这个故事当成特别的一个,当解开谜底时,波罗的情绪由小变大的刻面,通过不断的特写镜头与眼神对峙得到表现,波罗内心的挣扎与怒气展现的淋满尽数又内敛克制,可能《东方》这个故事是特别的,我没有完全读过阿加莎的作品,我姑且这么猜想吧。
可能相较于其他的故事,这个故事涉及到的不仅是犯罪过程,更带领观众思考了审判的意义。电视剧中,波罗最后头也不回的走进白茫茫的大雪中,正义是否要通过犯罪来伸张?罪恶是否要通过罪恶来惩罚?也许波罗那段慷慨激昂的陈词中,已告知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