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哪儿”看 ,本文基于福建省与欧洲主要经济体的货物贸易流、直接投资流和华人华侨分布情况,建议福建省应重点选择 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波兰、希腊、比利时和捷克 等地作为其出海“抢单”和招商引资的主要目的地。

从“抢什么”看 ,基于福建省对欧洲主要经济体出口结构,福建省“抢单”优势主要分布在以 皮革及相关制品、服装 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以 电气设备、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 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在不同区域略有差异,如在法国应主攻服装制造、皮革及相关产品、家具制造、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而在德国则应主攻电气设备、皮革及相关产品、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服装制造和机械设备制造;在英国则应主攻基础药品和药物制剂、服装制造、皮革及相关产品、电气设备制造;在意大利则应集中在皮革及相关制品、服装制造、电气设备、其他制造业、基本金属;在西班牙则应主攻电气设备制造、皮革及相关制品、服装制造等。


(资料图片)

从“引什么”看 ,基于福建省自欧洲主要经济体进口结构,福建省“引资”重点应集中在 化学品和化学产品的制造,其他运输设备制造,机械设备制造,机动车辆、挂车和半挂车的制造,电气设备制造 等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此外,福建省可通过品牌并购,强化本土纺织服装、皮革及相关制品产业优势。

自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来, 以江苏、浙江、广东及四川为代表的贸易大省组团包机,在全国掀起出海“抢单”和招商引资的浪潮。那么,作为全国第六大出口大省,福建省,在扩大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上,可以有哪些作为?本文将结合福建省的要素禀赋,分析福建省出海“抢单”的优势和目标所在,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福建省“出海”:去哪儿?

从目前一些省份出海“抢单”和招商引资目的地来观察,各地均选择了较为熟悉的市场作为其目的地,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2022年1-11月,美国、欧盟和东盟是我国前三大出口目的地,依次占我国出口总值的16.3%、15.8%和15.6%。在这三大出口目的地中,欧盟成为各省出海“抢单”和招商引资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之所以欧盟获得各省的青睐,或许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第一,受乌克兰危机影响,欧洲主要经济体面临因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产业转出压力。 以德国为例,2022年1-9月德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高达1248.6亿欧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20.4%。此时,得益于能源价格和全产业链优势,中国大陆成为德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之一。2022年1-9月,德国对中国大陆直接投资规模达78.2亿欧元,约占德国对外直接投资总值的5.2%,占比较2021年全年上升1.7个百分点。

第二,中国与欧洲产业结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双边经贸合作互补空间较大。 陈新、杨成玉(2020)通过比较优势分析、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将中国和欧洲国家28个制造业部门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欧产业各具特色,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即,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恰好是欧洲国家比较优势较弱的产业部门,同时中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业部门恰好是欧洲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以中国和德国各产业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简称“RCA”) [1] 为例,德国在烟草加工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医学业、橡胶业、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业、专业设备业、交通运输设备业具有显性比较优势,而中国具有显性比较优势的行业集中分布在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产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业。

与全国一致,福建省前三大出口目的地集中分布在东盟、美国和欧盟,2021年三者依次占福建省出口总值的21.3%、17.3%和15.2%。欧盟是福建省传统出口目的地,双边具有良好的经贸合作基础。进一步地,福建去欧洲“抢单”和招商引资应该集中在哪些经济体?

从货物贸易流看 ,在欧洲内部, 英国 是福建省在欧洲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约占福建省出口总值的4.4%,随后依次为德国、荷兰、西班牙、波兰、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斯洛伐克和希腊等地。同时,德国是福建省在欧洲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约占福建省进口总值的 1.8%,随后依次为法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荷兰、捷克、波兰、希腊和芬兰等。

从直接投资流看 ,中国香港地区是福建省最大的直接投资来源地,占2020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值的70.8%,随后依次为新加坡、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中国澳门地区等。需要指出的是,来自上述经济体的直接投资或具有较强的避税属性。如果将具有避税属性的直接投资剔除观察, 法国、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泰国、英国及德国 是福建省主要直接投资来源地。囿于数据限制,本文可观测的欧洲样本主要包含法国、英国和德国,依次占福建省实际利用外资总值(剔除避税属性)的1.1%、0.05%和0.04%。

从华侨华人分布看 ,与其他省份相比,闽籍华侨是福建省对外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数据显示,闽籍华侨华人1580万,约占全球华侨华人总数的1/4,分布在188个国家和地区 [2] 。囿于数据限制,本文以欧洲华侨华人区域分布观察闽籍华人在欧洲的区域分布情况。数据显示,2008年欧洲华人华侨主要分布在法国和英国,群体规模高达50-60万人。随后则为德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地,这些区域的华人华侨群体规模约在10-30万之间;最后则为爱尔兰、比利时、葡萄牙、瑞典、奥地利等地,华人华侨规模约在3-6万。

综上,按照货物贸易流、直接投资流和华侨华人分布情况,本文按指标从大到小依次排序,进行加总得分选出福建省走西洋的主要目的地,分值越低表示与福建省经贸往来及人员交流越是密切。结果显示,福建省应选择 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波兰、希腊、比利时和捷克 等地作为其出海“抢单”和招商引资的主要目的地。

二、福建省“出海”:“抢什么”?“引什么”?

在明确去哪儿后,我们还需解决“抢单”和“引资”的重点。据此,本文结合福建省与欧洲各地出口、进口结构,选择福建省“抢单”和“引资”重点。

2 .1 出海“抢单”:“抢什么” ?

整体而言,福建省对欧盟出口优势集中在两类:以皮革及相关制品、服装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以电气设备、计算机电子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2021年福建省对欧盟出口产品以 电气设备、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皮革及相关制品、服装 为主,依次占福建省对欧盟出口总值的20.4%、14.3%、12.5%、11.7%。在不同地区,福建省“抢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此,本文选择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及西班牙作为主要观察对象。这五大经济体既是上文选出的前五大目的地,也是欧洲前五大经济体,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在法国, 福建省“抢单”重点应在 服装、皮革及相关产品、家具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计算机电子光学产品, 2021年这些行业依次占福建省对法国出口总值的13.3%、13.0%、11.6%和9.3%。结合法国各产业显性比较优势看,福建省对法国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恰好是法国竞争优势较弱的行业,二者呈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

在德国, 福建省“抢单”重点应在 电气设备、皮革及相关制品、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服装制造和机械设备制造等行业 ,2021年上述行业依次占福建省对德国出口总值的31.8%、10.8%、9.7%、8.2%和6.1%。结合德国产业竞争优势看,福建省对德国出口占优的行业多为德国并不具备相对竞争优势的行业,以皮革及相关产品、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及服装制造为代表。

在英国 ,福建省对英国出口结构集中分布在 基础药品和药物制剂 ,占福建省对英国出口总值的32.5%,随后依次为 服装制造、皮革及相关制品、电气设备制造 等。需要指出的是,福建省对英国出口占优的行业集中分布在英国具有相对优势的行业,以基础药品和药物制剂为代表。

在意大利 ,福建省对意大利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2021年 皮革及相关制品 出口占福建省对意大利出口总值的23.1%,随后依次为 服装制造、电气设备、其他制造业、基本金属 等。作为全球时尚之都,意大利是全球高端皮革制品的第一大出口国。意大利处在皮革制品“微笑曲线”的两端,即把持着附加值较高的设计和品牌服务,此时福建省对其皮革及相关制品的出口更多处在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二者形成了产业链环节互补。

在西班牙 ,福建省对西班牙出口集中分布在 电气设备制造 ,2021年约占福建省对西班牙欧国出口总值的37.0%,随后依次为 皮革及相关制品、服装 等。结合西班牙各产业相对竞争优势看,福建省对西班牙出口占优的行业恰好是西班牙并不具备相对竞争优势的行业,二者形成产业结构互补。

综上,从出口结构看,福建省与欧洲主要经济体或形成产业间互补,或构成产业链互补,且福建省出口优势多集中在以服装制造、皮革及相关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据此,我们建议福建省企业出海“抢单”的同时,可借助“引进来”实现价值链攀升。 如,法国和意大利在纺织服装和皮革制品行业具有品牌设计优势,而福建省具有生产加工优势。福建省相关企业可通过收购欧洲品牌增强本土产品的影响力,2009年安踏(福建)鞋业收购意大利品牌FILA便是一典型成功案例。

2 .2 出海“引资”:“引什么” ?

除引进品牌外,福建省亦可抓住欧洲产业转出机遇,助力本土产业结构升级。结合福建省自欧盟进口结构看, 机械设备制造 占福建省自欧盟进口总值的15.8%,为第一大进口来源项,随后依次为林业和伐木,作物和动物生产、狩猎和相关服务活动,食品制造,其他采矿和采石业,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的制造,化学品和化学产品的制造,机动车辆、挂车和半挂车的制造等。受能源危机影响,欧洲机械设备、化学品及化学产品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转出压力较大,且这些行业恰好是福建省自欧盟重点进口行业。因而,福建省可重点关注上述行业产业“引进来”。

结合本土产业升级需求,福建省在 法国 的招商引资活动应侧重于化学品和化学产品的制造、其他运输设备制造和机械设备制造。在 德国, 福建省则应侧重于引进机械设备制造,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的制造,电气设备制造,机动车辆、挂车和半挂车的制造,化学品和化学产品的制造。 在英国 ,福建省可重点引进其他运输设备制造,机械设备制造,化学品和化学产品的制造,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的制造等。 在意大利 ,福建省则应重点引进机械设备制造,化学品和化学产品的制造,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的制造等。 在西班牙 ,福建省应重点引进机动车辆、挂车和半挂车的制造,化学品和化学产品的制造等。

参考文献:

1、贾益,张禹东,庄国土和游国龙,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4年,28-43。

2、陈新和杨成玉,中欧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 28 个制造业部门的实证分析,欧亚经济, 2020第4期。

注:

[1] 显性比较优势指标为对一国某产品的出口份额与世界平均份额比值,反应该国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 资料来源:新浪网,“闽籍华侨华人约占全球华侨华人总数四成”,2021-07-15,[2022-12-28],https://k.sina.com.cn/article_2625132925_9c78597d040012ead.html

关键词: 电气设备 直接投资 机械设备